专业号

   大山包生态保护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科学规划、科学保护

2003年,保护区编制了《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3-2012年),同年由国家林业局批准实施;2004年,编制了《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于2006年12月29日获得国家林业局批准; 2018年,保护区又编制了《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8-2027年),保护区所有工作开展严格按照规划和保护区条例组织实施。根据规划,保护优先,科学保护,和谐发展。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保护管理能力

保护区积极争取国家生态保护项目,通过一期、二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湿地保护工程项目,投入3000多万元,先后建成保护区管理局综合业务用房、湿地科研监测中心、黑颈鹤科普宣教馆、黑颈鹤行为研究监测隧道、野生动物救护站、管护站等一大批保护管理基础设施,为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

  开展科学研究,实施科学化、规范化保护管理

保护区先后与国际鹤类基金会、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云南省林业厅、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和植物所、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先后在大山包开展“黑颈鹤在云贵高原越冬情况卫星跟踪调查”、黑颈鹤食物资源调查、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湿地泉眼普查、湿地恢复研究等一系列科学调查研究,编著出版了《中国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植物》、《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大山包保护区论文集》等书籍,初步查明了大山包黑颈鹤迁徙的停歇地、越冬觅食地、夜宿地繁殖地、生活习性等基本情况,探索科学保护黑颈鹤的方法和措施,探索保护高原湿地的最佳途径,为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恢复生态

争取国家湿地保护资金9000多万元,实施了人工种草、沙漠化荒坡人工草皮移植、湿地修复、冲蚀沟生态治理、黑颈鹤食物源基地建设等项目,共恢复湿地11400多亩。

2002年以来,在国家和省、市林草局和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大山包保护区以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出发,维护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积极争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和退耕还林资金,按照260元/亩/年的补助标准补助农户,先后在大海子湿地、火烧桥湿地、龙家大地湿地、小海坝湿地、大牛窝湿地、长会口湿地、仙人田湿地等核心区实施退耕还湿、裸地修复、冲蚀沟生态治理、沼泽化草甸植被恢复、湿地生态效益服务功能补偿等项目,共实施植被恢复1020公顷。

通过项目实施,修复退化生态系统,优化区域湿地分布格局,使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得到全面提升,有效地改善了湿地生态环境;缓解了人鹤争地的矛盾。同时,助力“生态补偿脱贫一批”,使大批青壮年劳力从繁重的农业耕作当中解放出来,促进当地产业结构逐渐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型,显著提升了当地居民收入水平。从而为黑颈鹤提供更广阔更优质的栖息环境,维持黑颈鹤种群健康,促进大山包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拆改核心区电线电杆,为黑颈鹤创造更加安全的环境

针对保护区内电线电杆严重威胁黑颈鹤生命安全的状况,保护区积极协调电力、通信等部门,对电杆电线实施入地或绕道改造,尽最大努力消除黑颈鹤飞行通道安全隐患。

  实施移民搬迁 让地于黑颈鹤

2003年,昭通市委、市政府、昭阳区委、区政府经过多次调研,从小海坝、尖嘴屋基等黑颈鹤夜宿地迁出村民332户,1337人;2018-2019年,按照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的要求,大山包再次大力实施易地搬迁工程,共有2318户10301人易地搬迁扶贫进城。并将迁出村民所余留的耕地全部恢复成草场和湿地。使搬迁户能够实现同步脱贫,同时能够有效减轻生态保护压力,将有利于保护区减轻放牧,并将迁出村民所余留的耕地全部恢复成草场和湿地,实现生态保护与快速恢复,给黑颈鹤让出更大的生存空间。 

  建设鹤文化 提升保护内涵

由昭阳区委、区人民政府牵头,组织编排大型情景诗画舞蹈《鹤舞高原》、拍摄电影《好大一对羊》、拍摄专题纪录片《越冬》、创作歌曲《寻梦大山包》等,这些作品全部以黑颈鹤为主线,通过优美的场景、独特的语言、美妙的音乐,带人们走进神秘的大山包,走进一个人鹤共舞、诗情涌动、爱心永存、人鹤和谐的美好家园,既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场景,提升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文化内涵,又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为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对提升大山包生态文化建设,扩大生态保护宣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创建鹤品牌 促进经济发展

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大山包”、“黑颈鹤”、“高原湿地”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一些民营企业家积极行动,创办了一批以大山包苦荞、燕麦等土特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企业,以产品出自国家级保护区、高原湿地、黑颈鹤之乡等作为促销亮点,使生在高寒、边远地区的苦荞、燕麦食品走出了深山、走出了国门,远销北京、上海、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林业草原大数据建设平台
京ICP备08001700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