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号

科普宣教与对外宣传

1、认真制定了生态文明科普宣教制度、科普宣教科职能职责、科普宣教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年度科普宣教计划等,并认真、积极、合理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宣教活动。

2、举办培训,增强保护区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一是积极参加省市区相关部门举办的各种培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二是由保护区管护局科普宣教科牵头,多次对大山包镇人大代表、保护区综合执法队伍、大山包公路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大山包旅游公司、大山包中小学等相关单位人员进行普法培训和科普知识。培训内容主要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云南省湿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黑颈鹤及湿地科普知识为主,通过实际案列分析讲解,有效提高了受训人员的法律法规理论水平和执法管理能力和科普知识;三是组织保护区工作人员新闻写作培训,提高新闻写作水平;四是局机关组织巡护监测和管护培训;五是组织保护区护鹤员管护培训;有效提高了保护区管理队伍是综合能力和保护水平。

 3、以主题活动强化科普宣教。保护区常设固定展览和科普讲解员。依托大山包黑颈鹤科普宣教场馆、湿地、隧道等资源,举办生态知识讲座,接受环境教育的公众超过10余万人次。另外,保护区还与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和云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昭通学院、昭阳区一中、大山包中小学等单位合作,以“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夏令营”、“冬令营”、“迎鹤节”等为契机,采取街头咨询互动、摆放科普挂图、宣传展板展示、知识问答、表演节目、举办讲座、参观大山包黑颈鹤科普宣教馆、举办培训、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方式,普及鸟类识别、鸟类救助、湿地功能、湿地保护等生态文明知识以及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公众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为保护区开展好保护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4、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科普宣教。一是在向群众发放捐赠物品的过程中,实时向社区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宣传黑颈鹤及湿地生态保护相关科普知识和法律法规100多场次,受众达10多万人次,号召社区参与保护;二是积极与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昭通学院、昭阳一中、大山包中心学校等院校沟通合作,于2014-2017年先后举办了以“家乡的骄傲”为主题绘画比赛、“黑颈鹤保护环境教育教师培训”、“爱鹤护鹤我能行”、“湿地使者走进大山包”等宣教活动和培训。通过艺术巡回表演、生态保护知识有奖问答、张贴《保护区条例》、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对保护区村民和中小学生以及进入保护区旅游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及个人进行广泛的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和直观生动的科普知识解说,有效提高了公众爱鹤、护鹤、保护湿地、保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思想意识;三是认真配合全国科技活动周等宣传日科普宣传活动,普及大山包黑颈鹤和湿地生态保护科普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生态保护素质。

5、合理设置标识、解说系统和宣传警示。根据保护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生态文明警示和解说牌400余块;温馨提示语500多条;通过广泛的耳濡目染的宣传教育和生动的讲解介绍,切实提高了广大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人们的保护意识,为保护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有效地促进了保护事业的顺利开展。

6、积极开展普法活动。通过宣传牌、宣传栏、宣传单、口头宣讲、法律法规培训等方式普及相关法律法规1000多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多份。

7、科学统筹,精心编发宣传资料。保护区建立至今,共编发各种科普宣教资料达20多种,20余万册,黑颈鹤宣传纪念章、纪念品等2000多件。宣传内容主要以科学普及宣传大山包黑颈鹤和湿地基本常识及生态保护相关知识以及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为主。其中《关注大山包.保护黑颈鹤——大山包保护区环境教育系列1》、《2015第十九个世界湿地日活动文集》、《中国.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等被赠送给大山包中小学、昭阳区三小等作为乡土教材使用。

 8、多渠道宣传,扩大影响力。除了认真组织开展各种科普宣教活动外,还积极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等新媒体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一是加强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网站建设。大山包保护区于2010年申请了独立域名(http://www.dsbbhq.com)“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网站。由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专人负责网站维护管理,实时发布信息动态,更新网站内容,宣传生态文明和保护动态及研究成果;二是认真撰写、拍摄、收集、整理保护区图文作品,并积极上报和投稿。自2003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现在,共有3000多件大山包保护区图文稿件被中央电视台、央广新闻、中国日报、云南日报、昭通日报等国家级、省级、市区级上百家官方媒体采用刊播。内容涵盖保护区新闻、散文、诗歌、论文、美图等作品,对宣传大山包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9、送温暖,送宣传,保平安。

保护区在开展巡护监测、疫源疫病防控、执法管理和爱心捐赠过程中,积极向广大群众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和普法活动,有效提高了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和黑颈鹤及湿地保护知识。

 

大山包保护区受邀参加省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代表大会

2019年1月17日——19日,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受邀派员参加了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在昆明举办的第一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会员单位代表、各州(市)科普工作负责人共108人参加了会议。


图片1

图片2

会上,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向大山包湿地等科普教育基地颁发了《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会员单位》牌子,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理事长张梅对联合会去年的工作和财务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公示,对2019年的工作进行了规划,希望通过科普宣教基地联合会这个平台,更好地整合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履行科普研学义务和责任,坚持正确的政治引领,坚持科普创作的正确方向,坚持弘扬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弘扬科学正能量,充分发挥科普宣教系统内人才优势,不断产生更叫优质高效的科普创作成果。

大山包保护区开展“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

2019年2月2日是第23个世界湿地日,为了提高大山包当地居民对湿地功能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大山包居民保护湿地的自觉性,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于2019年1月26日在大山包集镇开展了“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


图片1

         大山包保护区开展2019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教活动

每年的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为加强社会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普及大山包黑颈鹤和大山包国际湿地保护相关知识,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于2019年3月3日在昭通市主席广场开展了“3.3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教活动”。


图片3

图片4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向危害野生动植物说“不”,倡议每一位群众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自觉抵制危害野生动植物的行为,树立保护观念,参与保护行动”这一主题进行。通过在广场上搭彩虹桥悬挂横幅、宣读“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倡议书、发放宣传资料,科普展板展示等活动方式,通俗易懂地向广大市民科普了《野生动植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条例》以及大山包保护区基本情况、黑颈鹤、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大山包生态保护等相关知识。本次活动共计发放宣传资料2200余份,受众达4000余人次。
    在我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的今天,大山包保护区管护局将继续作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忠实践行者,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的宣传力度,共同建设山青水绿、鸟语花香的家园。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到大山包保护区交流考察

2019年3月13日,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一行6人到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交流。
   上午,大山包保护区管护局领导班子成员在局机关会议室与会泽保护区管护局一行进行了亲切座谈和交流。大山包保护区管护局就局机构设置、经费保障、立法保障、社区共管、科研监测、宣传教育、保护管理等各项工作向会泽保护区管护局作了详尽的展示介绍,双方就保护区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图片5

下午,考察组一行在相关人员陪同下到大山包保护区进行实地工作参观考察。

双方一致认为,作为相邻的两个保护区,要加强联系,缔结友好合作单位,做到资源和信息共享,实现合作共赢,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共同把自然保护区的事业做好。

   

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筑牢大山包生态屏障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是生态系统,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被称为“鸟的乐园”,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大山包湿地于 2004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图片6

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个伟大的节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全局干部职工,充分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坚守一线,扎根基层,努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汗水筑牢大山包生态屏障。

一是守初心,科学调整保护区功能为更好地保护湿地及黑颈鹤越冬环境,科学合理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保护区积极启动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调查、论证、申报、审批程序,努力向着科学、合理、有效、实用、和谐健康发现规划目标奋斗,将大山包集镇、人口密集的村庄以及主要通道调出保护区。

二是担使命,退耕还湿修复湿地生态按照习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保护理念,将保护区核心区8000余亩耕地进行为期5年的退耕还湿;修复核心区裸露湿地150余亩;修复冲蚀沟450余亩;修复沼泽化草甸4500余亩。配置科研监测设备、气象站、动物跟踪器、望远镜等设备。扩大湿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及人为干扰,恢复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极大改善黑颈鹤等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

三是找短板,解决黑颈鹤食物短缺问题。开展为期4年,每年建设3750亩的黑颈鹤食物源基地,将黑颈鹤栖息较为集中的区域,与农户协商按照粗放收割的要求,农耕地剩余一部分燕麦、苦荞、马铃薯供黑颈鹤及其他水禽越冬期自行觅食。

四是抓落实保护区内实行每日巡护。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发《大山包保护区管护局巡护管理工作方案》,成立大山包每日巡护工作组,对大山包湿地实行轮流巡护值守,坚持按周轮换,积极联合大山包镇政府、大山包森林公安派出所及时查处各类破坏湿地违法行为。

五是抓宣教,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建设黑颈鹤科普教育馆,制作黑颈鹤及湿地知识展板,设置生态科普宣传和保护解说警示碑、牌、标语等;在保护区内的中学、小学、街道、村庄和市内城区开展“世界湿地日”、“爱鸟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主题活动,印发宣传资料,普及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公众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和谐健康发展。

昭通学院师生到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考调查

2019年11月7日,昭通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师生一行138人到云南省大山包保护区大海子进行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调查工作。


图片8

图片9
 

图片10

 

 

在大海子管护站,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资源保护科负责人王远剑就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以及工作人员的在保护区具体如何开展工作向师生们做了详细的讲解。同时发放了大山包保护区宣传资料,并带领师生在监测隧道观看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资料图片,了解黑颈鹤和各种野生水鸟的生活习性。

 

 

林业草原大数据建设平台
京ICP备08001700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